遇見未知的自己經典語錄_天天視訊
遇見未知的自己經典語錄
在平平淡淡的學習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并使用語錄吧,語錄通常是用于說明一段時間內某人的所說句子和語言特征等。那些被廣泛運用的語錄都是什么樣子的呢?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遇見未知的自己經典語錄,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(資料圖)
遇見未知的自己經典語錄1
1.我們感覺很不好的時候,會一直想要從這個泥沼中掙扎地逃出來。我們藉由很多逃避策略不去面對它,壓抑它,否定它,排斥它。你記住:“凡是你抗拒的,都會持續(xù)?!币驗楫斈憧咕苣臣虑榛蚴悄撤N情緒的時候,你會聚焦在那種情緒或事件上,這樣就賦予它更多的能量,它就更強大了。
2.凡是你抗拒的,都會持續(xù),這些負面情緒就像黑暗一樣,你驅散不走它們,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帶進光來,光出現(xiàn)了,黑暗就消融了,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。
3.所有發(fā)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經過仔細包裝的禮物。只要我們愿意面對它有時候有點丑惡的包裝,帶著耐心和勇氣一點一點地拆開包裝的話,我們會驚喜地看到里面珍藏的禮物。
4.所有的人,事物,都是你內在的投射。當外界有任何東西觸動你時,記得,要往內看??纯醋约耗睦锏呐f傷又被觸碰了,看看自己有哪些陰影還沒有整理好。不要浪費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變,不可抗拒的東西上。先在內在層面做一個調和整理,然后再集中精力去應付外在可以改變的部分。
5.恐懼,憤怒,悲傷都是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動,它們會來,就一定會走。
6.看盡千山萬水絢麗歸于平淡的躊躇關頭,面臨悲歡離合喜怒哀樂,唯有保持關照內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態(tài),一切的真相才會自動還原,水落石出。
7.快樂是由外在事物引發(fā)的,那么一旦那個令你快樂的情境和事物不存在了,快樂也隨之消失了。而喜悅不同,它是由內向外的綻放,從你內心深處油然而生,是外界奪不走的。
8.我們在世界上扮演的種種角色會遮蓋了我們的真我。我們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,會影響別人和我們之間的互動!
遇見未知的自己經典語錄2
1. 親愛的,外面沒有別人,只有你自己。
2. 我們的思想總是在過去和未來,但是我們的身體和呼吸卻永遠是在當下。
3. 臣服的好處就是,當你接納了當下,不徒然浪費力氣去抗爭的時候,事情往往會 有意想不到的轉機出現(xiàn),你才發(fā)現(xiàn)原來的掙扎真的是白費力氣。凡是你抗拒的,都會持續(xù)。
4. 如果我們習慣于注意自己身體的感覺,時時安撫照顧它的話,很多疾病就不會因為日積 月累而產生。
5. 用愛去接納所有我們遭遇的一切,然后放 下。人會受苦的最大原因,就是抗拒事實,而從來不懂得臣服。
6. 所有造成我們與真我隔絕的東西都像黑暗一樣,我們所能做的,就是拿知覺之光去照亮它們。
7. 如果你不斷重復做某件事,在生理學上說,我們某些神經細胞之間就會建立起長期且 固定的關系,比方說,如果你每天都很生氣, 感到挫折,每天都很悲慘痛苦……那么,你就是 每天都在重復地為那張神經網絡接線和整合。這就變成了你的一個情緒模式。
8. 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于不清楚自己是 誰,而盲目地去攀附、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們的東西。
9. 死亡來臨的時候,會把所有不能代表真正的我們的東西被席卷一空,而真正的你,是不會 隨時間甚至死亡而改變的。這個內在真我不 會隨著你的身體而生,也不隨著死亡而消失,它可以觀察人世百態(tài),欣賞日出月落,云起云 滅,而歲月的流轉,環(huán)境的變遷,都不會改變 它。
10. 你不是你的工作,你不是你的`表現(xiàn),你不是你的成功,也不是你的失敗。這些外在的東 西,絲毫動搖不到你那個內在的真我,看清楚小我的虛假認同。
11. 天下的事情分為三種:老天的事,別人的事,我的事。
12. 我們不知道一切的問題都是出在自己身上,只要改變了自己,改變自己的心境,所有的外境,包括人、事、物都會境由心轉地隨之改變。
13. 記得,每個發(fā)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,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,讓我們心懷怨恨或是心存恐懼。所以,它可以是一個災難,也可以是一個禮物。如果你能帶著信心, 給它一點時間,耐心,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,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蘊含著豐盛美好,而且是精心為你量身打造的禮物!
14. 我深信當你把你的內在世界調整得很好的 時候,你的外在世界就會自然而然變得很順利。
15.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,就像鏡 子一樣地反映你的內在。當外境有任何東西觸 動你的時候,記得,要往內看??纯醋约耗膫€ 地方的舊傷又被碰觸了,看看自己有哪些陰影 還沒有調整好。
遇見未知的自己經典語錄3
1、讓我們心理上受苦的,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我們對事件的想法,和圍繞著這個事件所編造的“故事”。
2、自己的價值是自己給的,不能把這個權力拱手讓給他人。
3、不就是一種情緒嘛!來了就會走,不要躲避、藏匿或是壓抑。只是去‘允許’就可以了。
4、情緒就是一些能量,它們會來,就一定會走,我們要任由它們來來去去,不加干涉。
5、喜悅是消融負面情緒最好的光。
6、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。痛苦是來自你對事情的解釋。痛苦是你創(chuàng)造出來的,是你對事情的解釋造成了痛苦。
7、A(事件)→B(信念、想法)→C(結果)。
8、在我們每個負面的情緒后面,都有一個支持它的思想。
9、對于最親近的人,更要注意溝通的方式和方法。如果是為了自己,而且還自以為有權利管對方,認為我們可以介入他人的領域、促使別人改變,這種做法不但白費力氣,而且還會造成兩人關系的緊張。
10、我們會有這樣的遭遇,是因為我們需要這樣的遭遇而產生的情緒。也就是說,我們的遭遇是配合我們需要的那種情緒而產生的。
11、受苦有兩種,一種是無知的、無明的受苦,就是任隨潛意識的操控而受苦,同時在抱怨、抗拒那份痛苦。這樣的受苦不能讓你成長。
另外一種受苦是有覺知的受苦,當你感覺到撕裂般的痛楚、好像要爆炸似的憤怒,你不逃避、不抱怨,你全然地去經歷它。讓這個壓抑、隱藏多年的能量爆發(fā)出來,用不批判、不抗拒的態(tài)度,在全然的愛和接納中去經歷它。這樣的受苦,是你走出人生模式、茁壯成長的契機。
12、我們人會受苦的最大原因,就是抗拒事實。
13、壓抑多年的情緒,就像是黑暗的能量。唯有帶著愛的覺知之光,才能消融它們。
14、謙卑和感恩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丹。
15、內在創(chuàng)造了外在的一切,如何看清楚內在發(fā)生了什么,這是幸??鞓返年P鍵,也是自由解脫的唯一路徑。
16、外邊的世界,沒有別人,只有你自己。
17、人類追求的東西,自我的本質,不過五個字--愛、喜悅、和平。
18、有些父母表現(xiàn)出真愛的特質,但很多父母只是以愛之名,讓孩子為他們而活,而不是尊重孩子自己的生命歷程。
19、沒結婚,只有一個家;結了婚,卻一下子有了三個家:你家,我家,我們家。
20、我們在世界上扮演的種種角色會遮蓋我們的真我,我們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,會影響別人和我們之間的互動。
21、任何能丟棄自己不實的身份認同,而且不被自己的思想、情緒以及身體所限制和阻礙的人,都能展現(xiàn)出真我的特質。
21、不僅是所有眼見的物質,連看不到的聲音、思想、意念、情感,都是某種有特定振動頻率的能量。
22、我們的每一個思想都帶有一定的能量,偏偏我們的習慣就是胡思亂想。
23、一個人的能量,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的,對他周遭的人、事、物都會造成影響。
我們因為與自己生命的源頭沒有聯(lián)結,失去了能量的來源,所以不停地向外求取,以獲得能量。
更糟糕的是,和我們的同胞——其他的人,爭奪能量,就像一群穴居人,在洞穴之中,為了搶奪火把而拼得你死我活,卻不知道,只要走出洞外,我們就有取之不盡的太陽能。
25、現(xiàn)代社會像個殺戮戰(zhàn)場,每個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去奪取別人的能量,像控制他人、用權力駕凌于他人之上,獲得別人的關注、認可、喜愛,或是證明自己是對的、好的、高人一等的,不一而足。
26、因為每個人的能量振動頻率或多或少都有所不同,和你振動頻率相近的人,就是你看得比較順眼的人,因為你的思想、情感都帶著一定的能量振動,所以會吸引和它們振動頻率相近的人、事、物。
27、偉大的心理學家發(fā)現(xiàn)了人類的潛意識。它控制了我們的思想、感覺、行為,以及對人、事、物的反應,還有我們的人際關系和做決定的過程。它是一個看不見的世界,但是主宰著我們外在的世界。
我們的意識、自我的了解、思考、理性、判斷、感情都是從潛意識來的。
28、我們在意識層面對自己一切的認知、喜好,只是占了我們自己全貌的1%而已。
29、我們的大腦每秒要處理四千億位元(位元,bit,二進制數(shù)字,每個0或1就是一個位元)的信息,但是我們只能意識到其中兩千位元的信息。所以,我們會選擇性地去看東西,并且以此來體驗這個世界的人、事、物。
至于如何選擇,受到個人從小被灌輸?shù)母鞣N約定俗成的觀念、信念、標準、價值觀等的影響,完全是因人而異的。所以,每個人每天環(huán)顧四周,看見的是他想看見的東西,其他的東西大腦會自動除掉。每個人的價值觀和成見就是這樣形成的。
30、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能量的振動,而觀察者又會影響被觀察者,所以我們創(chuàng)造了我們自己的世界。
31、如果你不斷重復做某件事,從生理學角度來說,我們某些神經細胞之間就會建立起長期且固定的聯(lián)系,比方說,如果你每天都生氣,感到挫折,每天都很悲慘、痛苦……那么,你就是每天都在重復地為那張神經網絡接線和整合。這就變成了你的一個情緒模式。
32、我們自以為可以操控我們的生活,做出自由的選擇,但實際上,我們是一部自動化制約模式下的機器,很多時候身不由己。
詞條內容僅供參考,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
(尤其在法律、醫(yī)學等領域),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(yè)人士。